
“跨界”經營談何容易?
“門窗是一個大市場,不管是毛坯房、精裝房,還是二手房裝修和改造都會用得到。”近期,一位系統門窗品牌店面負責人如是說道。
相關報告顯示,我國門窗市場的需求量每年為5億多平方米,今后仍將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長。未來的門窗工程項目市場與家裝舊窗更新市場前景廣大。
面對門窗市場的潛在需求,一邊是多家定制家居企業瞄準這一賽道,競相推出門窗品牌,另一邊,也有先一步進入門窗行業的定制家居企業在逐步收縮門窗業務的發展戰略。
讓定制家居品牌“又愛又恨”的門窗行業,究竟有哪些方興未艾的業務增長點?背后又隱藏著哪些跨界經營的不易?
門窗市場蘊藏潛力
公開資料顯示,20世紀90年代以來,斷橋鋁合金門窗和鋁包木門窗因良好的綜合性能在我國門窗市場快速發展,尤其是斷橋鋁合金門窗,以其保溫隔熱、隔音、美觀、多樣、應用范圍廣等優勢,成為我國系統門窗市場的主流產品。
參考幕墻網發布的《2021~2022門窗幕墻行業研究與發展分析報告》,我國建筑門窗幕墻行業2021年度總產值接近7000億元,保持著2017年度以來持續穩定增長的趨勢。
系統門窗品牌店面負責人王先生說道,“我們有幾種渠道,比如與裝修公司合作進駐主材館、門店的自然進店客戶以及商場內其他材料商引薦過來的客戶,還有線上客戶經過短視頻平臺引流到線下門店來選購。”
在王先生看來,門窗是一個大市場,不管是毛坯房、精裝房,還是二手房裝修和改造都會產生需求。與此同時,門窗品牌銷售顧問吳女士則著重介紹了近年來精裝房業主對門窗的需求。
“大部分精裝房不封閉陽臺,部分業主考慮到安全性和防塵防噪音等需求,選擇把陽臺封窗,拆掉陽臺和客廳之間的推拉門,這樣陽臺就變成了室內空間,可以放置洗衣機、書桌等等,陽臺到客廳之間也變得通透。”吳女士表示。
“跨界”經營談何容易
多位終端銷售人員描述了精裝房改造、二手房裝修的門窗需求,相關研究報告也論述了門窗行業的潛在需求。
參考幕墻網發布的《2021~2022門窗幕墻行業研究與發展分析報告》,目前,我國門窗市場的需求量每年為5億多平方米,相當于4個歐洲市場的使用量,今后仍將以每年11%的速度增長。未來的門窗工程項目市場與家裝舊窗更新市場前景廣大。
面對門窗市場的潛在需求,索菲亞、圣象多家定制家居品牌也瞄準這一賽道。而更早經營門窗業務的詩尼曼卻對鋁合金門窗業務采取逐步收縮的發展戰略。
對此,詩尼曼也解釋道,“由于鋁合金門窗與定制衣柜、櫥柜等板式家具業務線缺少協同效應,經營規模小,不具有規模性,加之主要原材料鋁材、玻璃等市場價格波動性較大,公司對鋁合金門窗業務采取逐步收縮的發展戰略。”
面對門窗市場,不同家居品牌卻呈現出不同的業務發展節奏,這背后也隱藏著跨界經營的難點。
對消費者而言,選購門窗可以先去了解品牌有沒有自己的生產基地和車間,有時候門店掛一個品牌,到家安裝卻是另一個品牌,消費者也很難分辨出來。”
而在王先生看來,門窗的專業性體現在品牌對原材料的把控以及安裝的工藝和安全性上。“玻璃、窗戶畢竟和外界有聯系,它們的安全性是第一位的。
還有安裝師傅的專業性也很重要,我們自己培養了安裝團隊,遇到高層樓房的客戶做大型窗戶,安裝團隊需要用專業設備把玻璃吊裝上去,多人一起輔助安裝。”
回到當下,面對自帶一定知名度的定制家居品牌進入門窗行業,王先生也表示,“市場份額難免會有影響,畢竟平時也有一些客戶是家居品牌引薦過來的。但我認為市場大環境很難被影響,業主會選擇專業的品牌去做專業的事。”
而吳女士則從品牌定位方面來看待“跨界”競爭者,“家居品牌做門窗對我們不會有影響。我們的品牌面向中高端客戶群體,而非專業品牌可能靠打‘價格戰’來進入市場,目標客戶群體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