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我國明確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后,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落實碳達峰行動方案”。
作為以鋁合金為主的門窗行業,所涉及的建材、有色金屬、玻璃等領域,均在國家定性為控碳的八大行業(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范圍內。如何積極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踐行社會責任,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力量,門窗行業正在努力成為試驗場。
一扇門窗可以也能實現碳減排嗎?作用不容小覷。2020年11月,中國建筑節能協會能耗專委會發布的《中國建筑能耗研究報告(2020)》顯示,2018年全國建筑全過程碳排放總量為49.3億噸二氧化碳,占全國碳排放的比重為51.3%。門窗是建筑圍護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門窗的能耗約占建筑能耗的50%,通過門窗流失的能量,約占社會總能耗20%-25%。
而目前全國既有建筑超過600億平方米,其中90%以上為高能耗建筑,且門窗能耗為歐美國家的2至3倍。有相關數據測算,若將既有建筑門窗和新增建筑門窗全部換成節能門窗,每年可節約標煤約5.16億噸,相當于全國全年煤炭產量的15%左右,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50億噸。
經歷了木制門窗、塑鋼門窗、鋁合金門窗、斷橋鋁門窗和鋁木門窗等階段,門窗行業目前進入了系統門窗、智能門窗的發展時期。據不完全統計,我國門窗需求約6.1億平方米,門窗市場規模則達到8500億元以上。當下,建筑鋁門窗企業已經超3萬家,大型鋁門窗企業不足5%,門窗行業集中度較低,行業CR10小于5%,CR30小于10%。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門窗企業雖然不是傳統的耗能大戶,但因更靠近消費者的產業鏈末端,受到來自消費端的綠色節能要求。“節能降耗”開始被眾多企業作為發力點放到臺面上來,試圖以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走出差異化。
未來,具有標準定性、規模化生產工藝、生產周期可控、定點供料、價格穩定合理、生產過程中的損耗率與維修率保持在較低水平的門窗企業,將會在這場節能減排浪潮中脫穎而出且持續領跑。
在業內人士看來,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門窗行業及企業若要鞏固成果,踐行社會責任,進而正向促進行業創新、升級和轉型,前提條件是節能門窗這一賽道可實現利潤創造。
因此,企業要提升“雙碳”意識,加大開發力度逐步提升產品的節能性能。同時,提升消費者對節能門窗認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從而選擇節能門窗,擴大企業的銷售額。企業也得以持續投入開發,增強性能,降低成本,再擴大銷售。這樣才是綠色低碳消費的正向循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