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久以來,進口家居產品在家居行業內一直是高端和品質感的象征,他們的銷售和服務也高高在上,自成體系。但是,隨著國內經濟持續平穩發展,中國消費者在需求上有了明顯的變化,他們的習慣改變、個性化覺醒,給進口家居從業者帶來了前端的挑戰——他們似乎站了一個十字路口,一邊是競爭加劇、銷售降速的困擾,一邊是國潮風起,國產品牌的強勢追趕與擠壓。何去何從的抉擇將決定未來的生存和發展。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世界上最大的消費市場。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格局,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從2015年開始,進口家居產品增速相對平緩,這標志著中國高端家居市場進入了“準成熟期”。
如今,面對消費升級以及消費主力年輕化等實際情況,行業專家及業內精英更應深度思考,要主動隨機而變,加緊謀劃,順應并引導消費新趨勢。
根據新浪家居發布的《2021進口家居調查報告》顯示,有80%的受訪消費者稱最近的消費需求和需要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與想象中略有不同,雖然成交金額很高,但現在的消費者對進口家居品牌并沒有比較深度的了解,或者說由于沒有品牌忠誠度,他們也沒有過多的意愿去了解一個家居品牌的歷史和發展。
他們更為關注的是,設計是否新穎、風格是否獨特、做工是否精良?在優先級方面,約五成消費者將產品的舒適度放在第一位,其次是性價比,然后是安全性、產品的可靠度。而在風格選擇上,人們更偏好現代、簡約和北歐風格。
調查還顯示,當前,家居賣場是消費者最主要的購買途徑。但在信息獲取的渠道方面,40%是在網上進行的,尤其是30歲以下的人群。在購買的環節里,線下家居賣場轉化的成功率會比較高,其中54%的轉化率是在線下完成的。
在新的市場環境下,“進口品牌”不再是一面不倒的金字大旗,各品牌想要吸引理性又感性的“消費新勢力”就更應琢磨他們的思想和喜好,盡力提升服務質量,讓消費者感受到服務與高價格對等的舒適和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