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已劃上了句號。年終歲尾,大家都在盤點總結,作為疫情結束后的第一年,門窗人對于2023年寄予了很多的期望。
2023年,家居行業挑戰與機遇并存。這一年,我們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欣喜,也盼到了望穿秋水的期待;除了如影隨形的挑戰,還有不期而遇的機會。
這一年,行業發生了很多大事件:國內房地產行業低迷、消費者信心不足、國務院下發《關于促進家居消費的若干措施》、各地消費節、家博會、電商直播、短視頻、數字化轉型……在這背景下,整個行業都在以頑強的姿態奮力前行,雖然這些行業事件之間沒有任何關聯,但放在一個年度的背景下,還是能夠探究出一些規律。
2023年對于門窗人來說品味了很多的酸甜苦辣,可謂五味雜陳,我總體感覺是行業的活動數量多,不論是行業商協會主辦還是企業主辦、展會多、論壇多、跨界活動多,短視頻、直播爆屏……家居建材商場的客流量少,大多數商場門前冷落車馬稀,門可羅雀,商場內撤店品牌數量不等,工廠、商場、經銷商都變成了熱鍋上的螞蟻。
一年下來,大家沒有看到三年疫情之后經濟的復蘇,事與愿違,2023年讓大多數人感受到了比三年疫情更加寒冷的嚴冬。為何出現如此反差,個中原因應該是多方面的,其中大家的期望值過高也是一個方面。
從政策層面看:2023年作為“提振消費年”,這是在疫情之后國家的重大舉措,一方面提振經濟恢復信心,另方面提振消費總量,主推“四家一車”(家具、家裝、家電、家紡、汽車)等大宗消費品,各地相繼推出多項促消費活動,但效果不是特別突出;從市場層面看:疫情后的消費降級、購買力不足,房地產低迷等因素帶來的總體需求下降是不爭的事實,看來“三駕馬車”完全開足馬力尚需時日。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遵循客觀規律,行業發展也不是由人的主觀意志來決定的,多年來行業內曇花一現的事會經常出現,跨越式發展、持久永恒只是大家寄予的美好希望,用客觀、理性、科學的態度審視當前經濟,預判未來產業發展應是當務之急。當前行業發展已趨于理性,高增長已不復存在,靠房地產拉動、人口紅利、投機獲利已成過去,現在企業發展依靠的是綜合實力的比拼,因此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馬太效應”越來越顯現,中小企業已將目光錨定“專精特新”“瞪羚企業”甚至單項冠軍,行業頭部企業依靠“五新”(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新模式)及精益化管理、數字化轉型贏得市場主動,小微企業依靠跟隨、模仿頭部企業時代也已不現實。
未來幾年,門窗企業的多渠道銷售將越來越明顯,國務院下發《關于促進家居消費的若干措施》中明確提出四條促進消費的舉措:老舊小區改造、適老化家具、便民生活圈建設、廢舊家具產品的回收,這幾項將會成為未來幾年家居行業的新增長點。
“花無百日紅 人無千日好”,中國經濟經歷了高速增長的20年,其中房地產拉動占據主導。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違背其發展規律,當前房地產市場需求減弱,走向頹勢也在預料之中,房地產業影響到相關50多個子行業,家居建材行業最為直接。2024年國家宏觀政策將繼續發力促消費,擴內需,相信后疫情時期的恢復會慢慢好轉,經濟也會逐步回升,期待2024花開在眼前。